成都工业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2025年03月28日 工创中心 

成都工业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部门)、宜宾校区: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及《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5年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相关要求,为继续推进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现启动2025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培育

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原则,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安排专项经费资助大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在项目培育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团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织符合条件的团队报名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立项事宜

(一)重点支持项目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鼓励引导大学生围绕基础学科以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关键领域开展创新实践,设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项目(以下简称“重点支持项目”)。

重点支持项目本着“有限领域、有限规模、有限目标”的原则,支持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项目持续深化研究和实践,鼓励开展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研究团队要有效利用高校和社会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学科技园、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研究平台所拥有的一流学科和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前沿性科学研究、颠覆性原创性技术创新、实质性创业实践。重点支持项目推荐数额不超过上一年度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总数的2%。

  1. 其他项目申报

重点支持领域外的项目在类型上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三类,鼓励“国创计划”项目团队积极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申报。

1.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三)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对象为大一至大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2.2023年以后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金及以上获奖项目优先推荐。

3.每个项目只能申报一种项目类型。项目的申报与实施以项目组为单位,项目组成员原则上需要高低年级搭配,每个项目组总人数不得少于3人,不得超过5人。

4.项目负责人需具备一定创新意识、研究探索精神及组织领导能力;鼓励跨学校、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建搭配合理、分工明确的项目组。

5.学生作为团队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请一个大创项目,同一学生作为项目组成员最多可参与两个在研项目。每个项目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每个指导老师仅能担任一个项目的第一指导,最多可参与两个在研项目的指导

6.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一年,如确因研究需要可设为两年,原则上要求在项目负责人毕业前完成项目。

7.申报的项目不得与历年已获立项的各级各类大创项目重复,申报材料要遵守学术诚信,各教育教学单位应当对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

(四)申报程序及时间

1.申报程序:学生登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系统”(登录网址http://10.120.5.226/CXCY/CDTU),选择批次为“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非专项)”进行立项申报→指导教师审核项目→专家评审→校级管理员审核。

(1)系统登录说明、学生端平台操作指南、指导教师平台操作指南见附件1、附件2、附件3。

(2)所有申报项目负责人和指导老师请加“2025年大创项目管理”qq群(群号:949550348),便于接收后续通知。申报平台技术咨询可加“大创系统技术咨询”qq群(群号:740232965),有技术人员可解答关于平台操作的问题。

2.申报时间:

系统填报教师审核截止时间:20254月7日午12:00。逾期系统关闭无法填报。

3.工程训练/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统一组织专家评审,按照评审结果排序上报,具体立项数量以当年项目实际情况为准

(五)注意事项

1.项目团队填写项目立项申报书(附件4-1、2、3、:成都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书模板-创新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创业训练项目),经指导教师审核无误后,再到系统进行网上申报,以免网上提交后反复退回修改。

2.请各项目负责人自行保存项目申报书,无须提交纸质档。

三、结题验收事宜

(一)结题验收范围

2023年、2024年立项尚未结题的校级(青苗)、省级、国家级大创项目。

根据成工院﹝2018﹞145号文要求,所有项目执行时间原则上1年,不超过2年。2023年立项项目请务必于本次完成结项工作,否则视为项目终止。

(二)验收要求

1.省级、国家级项目按照《成都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暂行)》(成工院﹝2018﹞145号)(附件5)内结题标准执行。

校级项目须在下列三项中至少完成一项:

(1)论文: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不少于1篇学术论文;

(2)科技产品:包含但不限于软件系统光盘、模型设计、艺术设计、艺术作品、专利等;

(3)调研报告:要求具有完整的数据统计、问题及原因分析。

2.其他要求

(1)为加强项目成果落地转化,所有结题项目需提供项目成员在立项期间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证明(官网报名成功截图);

(2)成果须在立项年限内完成,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受理时间需在项目立项公示之后,且每项支撑材料仅能用于一个项目结项;

(3)以论文结项时,我校须为第一完成单位,并注明来源“获得成都工业学院(国家/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金支持(项目编号XXXXX)”,论文被 SCI/EI/SSCI/CSSCI/A&HCI/CSCD 等收录,还需提供相关收录证明扫描件电子版及彩色打印件。论文发表或收录日期应在项目实施周期内,符合相应学术规范;

(4)以专利结项时,专利权人须以成都工业学院为第一单位,并提供专利与项目研究内容相关性说明;

(5)以竞赛获奖结项时获奖成果需与项目研究内容一致,并提供有效获奖证书彩色打印件,且获奖时间应在项目实施周期内;

(6)创业类项目成立公司法人必须为现项目组成员或项目负责人,结项需提供公司营运范围和项目相关性说明。

(三)报送程序及时间

1.报送程序:

系统填报:登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系统”(登录网址http://10.120.5.226/CXCY/CDTU),选择结题管理→填报结题(结题报告内容参考附件6:成都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结题报告模板),同时在项目成果管理→提交成果,以上两项均提交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审核,操作步骤详见附件1、附件2、附件3。

纸质档材料:提交打孔装订并签字盖章的一式两份结题报告(系统导出,格式可修正)。郫都校区交至师生事务中心办事大厅6号窗口李澜老师处;宜宾校区交至5b319刘安洪老师处。

2.截止时间:系统填报及审核和纸质材料报送均为2025年4月7日12:00。请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应材料,逾期不再接收。

四、联系方式

郫都校区周老师028-87992395/17360102402;宜宾校区刘老师18004262508。

                                                                                            工程训练/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

                                                                                                          2025年3月28日

上一条:2025年春季学期工程训练课程安排通知(第8周) 下一条:2025年春季学期工程训练课程安排通知(第6周)

工程训练/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郫都区中信大道二段1号
邮政编码:6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