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学科竞赛育人成效,围绕学校“五位一体”全要素学科竞赛及创新实践人才平台建设目标,通过系统化建设,建立分层递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形成课赛融通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打造我校学科竞赛示范品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校赛-省赛-国赛"三位一体的金字塔型竞赛体系建设。数据显示,2021至2023年全校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217项、省级奖项935项,特别是在2023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年度获奖总数首次突破千项大关,达到1169项,较2020年增长近3倍,展现了强劲的发展态势。
【体系建设的革新】
我们率先完善竞赛管理体系,推动形成责任明确的分赛负责制。以智能制造学院为例,作为全国成图大赛的传统强队,其国家级奖项从2021年的15项跃升至2023年的49项,仅2023年就斩获6项国一、16项国二的耀眼成绩。这种跨越式发展印证了管理体系优化的成效——目前全校已建立起辐射30余个校级赛事的培育机制,2024年首次立项省级以上竞赛4项,其中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填补了我校在机械类顶级赛事承办领域的空白。
【核心赛事的突破】
重要赛事多点开花:计算机工程学院在"蓝桥杯"赛事中保有绝对优势,近三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88项,其2023年斩获6项国一,占全院近三年国一总数的41%;材料学院通过承办金相技能大赛省级选拔,省奖获奖率提升61%;而人文与设计学院在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省一等奖获奖数连续四年稳居全省前三。令人振奋的是,2024年全国数字媒体大赛总决赛在我校的顺利举办,吸引了超过4000名学子、百余所高校参与,首次使我校成为西部地区该赛事的领衔承办单位。
【师生参与的跨越】
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宣传,学生参与面实现几何级增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中的参与人数三年间增长5倍;自动化学院的智能汽车竞赛团队规模扩大至200余人,助推其2023年斩获14项省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大数据学院,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实现国一"从0到6"的突破。数据显示:校级赛事参与人次从2020年不足3000,提升至2023年突破万人,宜宾校区的加入更使参赛规模实现质的飞跃。
【未来发展的展望】
当前,学科竞赛已成为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名片。2024年阶段性数据显示:国奖申报数同比增长115%,省奖增幅达52%,特别是土木工程系首次在省级赛事中斩获17项奖项,汽车学院实现国奖零的突破。但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相比省内双一流高校,我们的顶级奖项占比仍有提升空间。下一步将重点优化赛事梯队建设,加大重点项目培育力度,力争在未来三年实现国特奖项突破,培育2-3个全国标杆赛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