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分为两个赛道,科学探究类赛道和创新创业类赛道。依据《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章程》,2025年举办“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
一、大赛组织形式
本届大赛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编辑部共同主办;由兰州理工大学承办;由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组织委员会组织实施。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组委会工作的组织与落实、竞赛具体工作方案制定、赛事组织协调、竞赛工作服务保障。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制定大赛评审规则、遴选评审专家、评审评奖和异议处理等工作。竞赛全程由监督委员会监督指导,确保竞赛公平、公开、公正。
二、参赛条件
1.参赛对象:生物、食品、医学、药学、农学、环境、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本、专科生都可组队报名参赛,参赛资格由所在学校确认,报名时须为在校生。可以跨学校跨学院组队,团队信息只体现一所学校。
2.参赛者以团队形式参赛,每支参赛队伍由1~2名指导老师(指导教师指导项目数没有限制,但所有指导老师必须在成果中有署名)和不超过6名学生组成。每位学生当届竞赛最多可参加创新组和创业组各一个项目,且只能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
三、竞赛分组及内容要求
竞赛分创新组和创业组,所有参赛项目必须和生命科学领域相关,参赛队伍通过竞赛网络平
台进行报名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已在往届该赛事中获省级、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不在上述参赛范围之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规则”见附件1。
1.创新组:生物、食品、医学、药学、农学、环境、化学等相关专业在校本、专科生参加该组别,需有创新实验取得的成果,成果形式包括学术论文(应为已发表或已录用学术论文,如为综述类论文或会议论文摘要不可以申报参赛)、发明专利(已受理申请、公开、授权)、软件著作权等。团队负责人必须为成果的前三贡献者(共同作者按自然排序的前三位)。创新组作品重点关注其科学性与创新性、规范性、申请学生的贡献度。
2.创业组:参赛团队需完成一份具有市场前景的生命科学相关技术、产品或服务的创业计划书。创业组分为实践类和创意类,实践类项目成员之一须为公司股东(若仅有指导教师为股东,不能作为实践类项目)。创业组作品重点关注项目技术创新与经济性、规范性、申请学生的贡献度。
四、奖项设置
学生奖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单项奖。
教师奖项:优秀指导教师奖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级别根据所指导的参赛队奖项级别确定。
集体奖项:优秀组织奖。
五、竞赛时间安排
网上申报:2025年1月7日-2025年4月15日(申报系统于2025年4月15日24点关闭)
资格审查:2025年4月16日至4月30日
网评:2025年5月
省赛:2025年6月
全国决赛(暂定):2025年7月下旬
材料提交要求及参赛方式见附件。